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性法規(guī) > 正文
1999-06-15 15:0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996年6月15日山東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11月22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的《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登記管理,保護土地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土地登記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土地登記機關根據土地登記申請人的申請依法對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及土地他項權利(以下統(tǒng)稱土地權利)進行確認,核發(fā)土地證書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土地權利人是指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權利的單位和個人。
本條例所稱土地他項權利是指依據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取得的抵押權、承租權等項權利。
第三條 本省行政區(qū)域內土地權利的取得、變更、終止,均應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進行登記,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的除外。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是土地的登記機關,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土地登記工作。
第五條 土地登記以宗地為基本單元。
宗地是指由土地權屬界址線封閉的地塊。
土地使用權類型、期限和用途不同的,應當分別劃宗。
第六條 土地登記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ㄒ唬┩恋氐怯浬暾;
。ǘ┑丶{查;
。ㄈ鄬賹徍;
。ㄋ模┳缘怯洠
。ㄎ澹┖税l(fā)或者更換、注銷土地證書。
第七條 經依法登記確認的土地權利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土地證書是土地權利人依法擁有的對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及處分權利的法律憑證。
第八條 未經依法登記的土地,不得轉讓、出租或者抵押。
未經依法登記的土地,其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不得先行登記。
第二章 登記申請
第九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由使用該國有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登記。
集體土地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申請登記;屬于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xiāng)(鎮(zhèn))集體經濟組織申請登記,鄉(xiāng)(鎮(zhèn))集體經濟組織不健全的,可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代為申請登記。
集體土地使用權由使用該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登記。
與地上土地使用權分離的經批準獨立使用的地下空間,由使用者申請地下空間的土地使用權登記。
土地他項權利由符合取得土地他項權利的單位或者個人向原土地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用地,由其主管單位申請登記。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應當分別申請登記。
跨縣級行政區(qū)域的,應當分別向土地所在地的土地登記機關申請登記。
第十條 土地登記申請人可以委托他人代理申請登記。委托他人申請登記的, 應當出具書面委托書。境外申請人委托他人代理的,應當按國家規(guī)定辦理公證或者認證。
第十一條 土地登記申請人申請土地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土地登記申請書;
。ǘ﹩挝辉O立證明、法定代表人證明或者個人身份證明及戶籍證明;
(三)土地權屬證明,屬于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還須提交共有人共同使用該宗土地的約定、協(xié)議等資料;
。ㄋ模┑厣辖ㄖ锛捌渌街锏暮戏óa權證明;
。ㄎ澹┓、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資料。
委托他人代理申請登記的,應當同時提交土地登記委托書和委托代理人身份證明。
第十二條 土地登記包括初始土地登記和變更土地登記。第十三條 以劃撥或者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等方式使用國有土地及使用集體土地的,應當申請初始土地登記。
集體土地所有者應當申請初始土地登記。
第十四條 經初始登記的土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登記申請人應當自土地權利變更事實發(fā)生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土地登記:
。ㄒ唬┮蛲恋卣饔、交換、調整等原因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轉移的;
。ǘ┩恋厥褂脵噢D讓、繼承、分割、合并的;
。ㄈ┮再浥c、繼承、買賣、交換、分割、拆遷等方式處分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而引起土地使用權轉移的;
。ㄋ模┩恋赜猛景l(fā)生變化的;
(五)土地權利人姓名、名稱發(fā)生變化的;
。┓、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的,自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條 預售商品房的,預售人應當在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土地證書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商品房預售土地登記,領取商品房用地宗地分割轉讓登記證明,并將商品房用地宗地分割轉讓登記證明的用途告知購房人。
購房人應當自領取房屋產權證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商品房用地宗地分割轉讓登記證明、房屋產權證書到土地登記機關領取土地證書。
第十六條 出售公有住房的,出售單位應當自房屋產權登記發(fā)證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公有住房出售合同、房屋產權證書和原土地證書辦理變更土地登記。
第十七條 城鎮(zhèn)居民住房上市交易的,當事人應當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土地證書、房屋產權證書、交易合同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變更土地登記。
第十八條 依法出租或者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登記申請人應當自土地使用權租賃或者抵押合同簽訂之日起十五日內,持土地證書、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抵押合同,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土地使用權出租或者抵押登記。
其他土地他項權利的取得,由當事人在合同簽訂之日起十五日內,申請土地他項權利登記。
經登記的土地他項權利發(fā)生變更的,申請人應當自合同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持有關文件資料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土地他項權利變更登記。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權利人應當自土地權利終止事實發(fā)生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明材料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ㄒ唬┩恋厥褂闷谙迣脻M不再續(xù)用的;
。ǘ┮虿豢煽沽υ斐赏恋販缡У模
。ㄈ┩恋厥褂脵喑鲎、抵押合同終止的;
。ㄋ模┩恋貦嗬K止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條 單位和個人需臨時用地的,應當自臨時用地申請被批準之日起十五日內,持有關批準文件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臨時用地登記。
第二十一條 土地登記申請人應當按國家規(guī)定繳納土地登記費。
第三章 受理審核
第二十二條 土地登記機關接到土地登記申請后,應當對申請人提交的有關文件資料進行審查。凡符合規(guī)定條件的,應當予以受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ㄒ唬┥暾埖怯浀耐恋夭辉诒拘姓䥇^(qū)域內的;
。ǘ┩恋氐怯浬暾埲藳]有合法身份證明的;
(三)土地權屬來源不明的;
。ㄋ模┢渌环戏、法規(guī)規(guī)定條件的。
第二十三條 土地登記機關受理土地登記申請后,對初始土地登記和涉及土地權屬界址點、線發(fā)生變化的變更土地登記,應當進行地籍調查,對土地權屬、面積、等級、用途、地價等進行審核。
土地登記機關進行地籍調查可以組織土地登記申請人及相鄰利害關系人進行現(xiàn)場指界。相鄰利害關系人應當予以配合。相鄰利害關系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指界的,由土地登記機關根據有關地籍資料、現(xiàn)狀界址及指界情況確定宗地界線,并書面送達或者公告送達相鄰利害關系人。
土地宗地界線有爭議的,應當按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予以確定。
第二十四條 土地登記申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對土地登記機關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土地登記機關告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復查,土地登記機關應當自接到復查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復查決定,并將復查結果書面通知復查申請人。異議成立的,復查所需費用由土地登記機關承擔;異議不成立的,復查所需費用由復查申請人承擔。
第四章 注冊登記
第二十五條 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的登記申請,經土地登記機關審核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準確的予以登記,由本級人民政府核發(fā)《國有土地使用證》、《集體土地所有證》、《集體土地使用證》。
第二十六條 土地他項權利登記申請經審核符合下列條件的,土地登記機關應當準予登記,核發(fā)《土地他項權利證明書》:
。ㄒ唬┩恋厮袡唷⑹褂脵鄻I(yè)經依法登記;
(二)設定的土地他項權利業(yè)經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同意;
。ㄈ┓戏伞⒎ㄒ(guī)規(guī)定的出租、抵押條件和其他條件。
第二十七條 土地登記申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土地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暫緩登記的決定,書面通知土地登記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一)非法轉讓、出租、抵押或者違法用地,尚未依法處理的;
。ǘ┩恋貦鄬儆袪幾h,尚未解決的;
。ㄈ┮婪ㄏ拗仆恋貦嗬蛘咭蛞婪ú榉獾厣辖ㄖ锛捌渌街锒拗仆恋貦嗬;
。ㄋ模⿲ν恋氐怯泴徍私Y果有異議的;
(五)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前款規(guī)定暫緩登記的情形消除后,土地登記機關應當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予以核準登記。
第二十八條 土地登記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恋貦嗬说男彰⒚Q、地址;
(二)土地權屬性質、來源;
。ㄈ┩恋刈、四至及所在圖幅號、地籍號;
。ㄋ模┩恋赜猛、面積、等級、地價;
。ㄎ澹┦褂闷谙、終止日期;
。┑怯浫掌;
(七)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九條 土地權利人發(fā)現(xiàn)土地登記結果有誤或者有遺漏的,可以申請土地更正登記,經土地登記機關審核,申請屬實的,辦理更正登記。
因土地登記機關審查疏忽造成錯登的,土地登記機關應當予以糾正,注銷錯登的土地證書,無償辦理更正登記,并將更正登記的結果書面通知土地權利人。
第三十條 土地登記申請人采取隱瞞事實或者偽造證件、文件資料等欺騙手段獲準土地登記的,土地登記機關可以按程序撤銷全部或者部分登記內容,并將撤銷登記結果書面通知當事人。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登記機關可以直接辦理注銷土地登記,并自注銷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通知原土地權利人:
。ㄒ唬┮勒毡緱l例第十九條規(guī)定應當申請注銷登記而未申請的;
。ǘ┮婪ㄊ栈赝恋厥褂脵嗟;
。ㄈ┑盅和恋乇灰婪ㄌ幹玫;
。ㄋ模┩恋乇灰婪ㄕ饔没蛘咿r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成建制轉為城鎮(zhèn)居民的;
。ㄎ澹┮婪ǹ梢灾苯愚k理注銷登記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條 更正、撤銷、注銷的土地證書,自被更正、撤銷、注銷之日起原土地證書即行失效。原持證人應當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將土地證書送交土地登記機關,逾期不交的,土地登記機關予以公告注銷。
第三十三條 土地登記應當在下列期限內辦結,并核發(fā)土地證書:
。ㄒ唬┏跏纪恋氐怯涀允芾砩暾堉掌鹆諆龋
。ǘ┩恋厮袡唷⑹褂脵嘧兏怯涀允芾砩暾堉掌鹑諆;
。ㄈ┩恋厮棛嗬怯浖白兏怯涀允芾砩暾堉掌鹗迦諆。
處理異議的時間不計算在前款規(guī)定的期限內。
第三十四條 土地登記機關應當設置土地登記簿,對土地登記事項全面、真實、準確記載,并永久保存。土地證書的記載與土地登記簿的記載不一致的,以土地登記簿的記載為準。
除軍事設施等保密單位的土地登記資料和土地登記中有保密要求的資料外,土地登記資料可以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公開查詢。
第三十五條 土地證書應當妥善保存。土地證書滅失的,土地權利人應當向土地登記機關申請補發(fā),并在當?shù)刂饕襟w上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十日內無異議的,注銷原土地證書,補發(fā)新證書。
第三十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涂改土地證書。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七條未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申請國有土地使用權、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的,由土地登記機關責令限期申請登記。
第三十八條 以出讓方式取得的房地產開發(fā)用地未經登記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而轉讓房地產的,由土地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非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偽造、騙取或者涂改土地證書的,其土地證書無效,由土地登記機關沒收土地證書,并處以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未按注冊登記的用途使用土地的,由土地登記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登記,并沒收土地使用證。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對土地登記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當事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依法取得的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應當先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決定的,由作出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第四十二條 在土地登記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關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濫用職權、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
。ǘ┮蚬ぷ鲊乐厥氃斐慑e、漏登記,或者登記不當而不糾正的;
。ㄈ┬孤豆ぷ髦兄さ纳虡I(yè)秘密的;
。ㄋ模┻z失登記材料,給申請人造成重大損失的;
。ㄎ澹┑箅y當事人或者收受賄賂的;
。┻`反規(guī)定收取費用的;
。ㄆ撸┚芙^接受上級行政機關監(jiān)督檢查的。
土地登記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工作失職,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六章 附 則
第四十三條 本條例規(guī)定的土地證書,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統(tǒng)一組織印制。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