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標準規(guī)范 > 正文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隧道工程

2013-02-28 11:51    【  【打印】【我要糾錯】

  8.1 一般規(guī)定

  8.1.1  有關隧道的通風、照明等標準,應參照有關專業(yè)規(guī)定進行質量評定。

  8.1.2  明洞應按照6.13節(jié)的標準進行質量評定。

  8.1.3  隧道洞口的開挖,應按照路基土石方工程2.2節(jié)和2.3節(jié)的標準;洞門和翼墻的澆(砌)砌筑,應按照擋土墻4.2節(jié)的標準進行質量評定。

  8.1.4  隧道路基、路面,應按照路基、路面的標準進行質量評定。

  8.1.5  隧道排水,應按照排水工程的標準進行質量評定。

  8.1.6  長隧道每座為一個單位工程。當有若干座中、短隧道時,可合并為一單位工程,先對每座隧道進行評定,然后用附錄J表5-5的工程匯總表,按中隧道權值為2、短隧道權值為1,計算這些隧道的加權平均分值,作為該單位工程的行分值,并據(jù)此評定質量等優(yōu)良時,該單位工程才能評為優(yōu)良。

  8.1.7  特長隧道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另行劃分。

  8.2 隧道總體

  8.2.1  基本要求

  8.2.1.1  洞口的設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8.2.1.2  必須按照設計設置洞內外的排水系統(tǒng),不淤積,不堵塞。

  8.2.1.3  隧道應做到拱部邊墻不滴水,路面不冒水、不積水,設備箱洞不滲水。

  8.2.2  實測項目見表8.2.2.

  8.2.3  外觀鑒定

  洞內沒有滲漏水現(xiàn)象。不符合要求時,視其嚴重程度,高速、一級公路減1~10分,其他公路減1~5分。

  8.3 洞身開挖

  8.3.1  基本要求

  8.3.1.1  必須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才可進行開挖。

  8.3.1.2  應嚴格控制欠挖。當石質堅硬完整,并確認不影響襯砌結構穩(wěn)定和強度時,允許巖石個別凸出部分(1㎡不大于0.1 ㎡)突入襯砌斷面,錨噴支護時突入不大于3cm,襯砌時不大于5cm.拱腳、墻腳以上1m內嚴禁欠挖。

  8.3.1.3  開挖輪廓要預留支撐沉落量及變形量以防止出現(xiàn)凈空不夠的情況。

  8.3.1.4  采用先拱后墻程序施工時,下部開挖的厚度及用藥量應嚴格控制,并采取防護措施,避免損傷拱圈。

  8.3.1.5  洞身開挖,必須清除大浮石。除完整堅硬巖層外,均應做好支撐,不良地質地段應結合地形開挖側向安全洞。

  8.3.2   實測項目見表8.3.2。

  8.3.3  外觀鑒定

  洞頂無浮石。不符合要求時必須清除,并每處減1~3分。

  8.4 洞身支護和襯砌

  8.4.1  基本要求

  8.4.1.1  所用材料必須滿足規(guī)范或設計要求。

  8.4.1.2  支護和襯砌前應做好排水措施,對個別漏水孔洞的縫隙應采取堵水措施,保證支護和襯砌質量。

  8.4.1.3  采用先拱后墻程序施工時,拱腳應有支撐,防止開挖邊墻時拱腳下沉而引起拱圈開裂。

  8.4.1.4  支護和襯砌應與圍巖結合牢固,回填密實。

  8.4.1.5  僅用錨噴支護時,不允許鋼筋與錨桿外露,不允許開裂脫落。

  8.4.1.6  錨桿插入孔內的長度不得短于設計長度的95%.。

  8.4.2  實測項目見表8.4.2-1至表8.4.2-2。

  8.4.3  外觀鑒定

  8.4.3.1  混凝土表面密實,任一延米的隧道面積中,蜂窩麻面面積不超過0.5%,深度不超過10mm.不符合要求時,每超過0.5%減5分。

  8.4.3.2  結構輪廓線條直順美觀。不符合要求時減1~3分。

  注:文中相關表格請見附件。

  附件:隧道工程規(guī)范

責任編輯:鋼琴師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