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0 17:5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摘 要:本文以廈門市云頂隧道設計為例,具體闡述了隧道景觀設計理念和構成,力求將云頂隧道設計成一條安全、便捷,同時富有景觀效果的通道,并藉此引起人們對隧道景觀建設的重視和深入研究,以提高城市隧道建設水準。
關鍵詞:城市隧道;環(huán)境;景觀設計
廈門云頂隧道位于廈門島的東部,起于蓮前路洪文,穿過廈門島內海拔最高的山峰——云頂巖,止于環(huán)島黃厝,工程總長4.244公里,其中隧道1.5公里長,采用雙洞開式,每洞雙車道,南北接線雙向四車道,為公路一級標準,城市一級次干道。云頂隧道是廈門島東部地區(qū)南北縱向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環(huán)島路黃厝旅游風景區(qū)通往市中心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因此將云頂隧道定位為城市隧道。作為城市隧道,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同時,要注重其景觀工程建設,使之建成后不僅是一條安全、便捷的道路,而且是城市的一個景觀。
1、設計理念
云頂隧道橫穿云頂巖,云頂巖是一座風景優(yōu)美的山峰,有著獨具廈門特色的青石綠樹自然景觀。隧道的南洞口是旅游區(qū),北洞口是市區(qū)住宅小區(qū),因此,隧道的建設,尤其是兩端洞口的建設要注重保護原有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盡量減少破壞原有景觀。洞口的景觀設計要與四周環(huán)境相協(xié)調,除必要的進洞口標志“明示”外,要盡量做到自然生態(tài),使洞口的景觀與山景融為一體。本著“生態(tài)、特色、經濟、美觀”的設計原則,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動視點、靜視點分析,景觀設計重點處理了兩點——“南北洞口”、一線——“隧道”,同時對兩端接線的綠化、路燈造型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的景觀設計,使接線與隧道成為統(tǒng)一的整體。根據南北洞口所處不同位置與環(huán)境,體現(xiàn)不同的設計主題,南洞口面向大海,突出“陽光、海洋文化”主題;北洞口以假山石、跌水突出“生態(tài)、自然”主題;隧道內照明、頂部涂裝、側壁裝飾的設計也體現(xiàn)出與廈門市其他隧道不一樣的特色,品質別具一格。
2、各分項設計說明
2.1 南洞口設計主題:陽光、海洋
南洞口位于環(huán)島路黃厝,是廈門東南部的風景旅游區(qū),周圍不乏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洞口面向大海,陽光充足,過渡廊的方案突出門的現(xiàn)代主題,以輕質的鋼結構材料構筑雙曲面洞口,造型生動活潑。細鋼索斜拉的雙層洞口造型極具向上擴展的動感,如一面巨大的扇貝,朝向大海;又如一把巨大的琴弦,正奏出優(yōu)美的旋律;雕塑一般充滿韻律感,令人過目難忘。過渡廊既解決了隧道口“黑洞效應”問題,又成為一景。
2.2 北洞口設計主題:生態(tài)、自然
北洞口接近市區(qū),周圍有居民生活小區(qū),有一定的人流,因此景觀設計除考慮車行的動視點外,要考慮一定的人行靜視點。本設計突出21世紀流行的生態(tài)概念,利用地形高差設計了假山石、跌水的中心景觀,打破了隧道洞口與山體交接處的生硬、呆板,形成自然過渡又強調了設計主題;假山石、跌水與自然山石、山體融為一體,真假難辨,與背面的優(yōu)美山景形成良好呼應。洞口造型新穎的漸進拱形廊道(材料為鋼砼),既滿足入洞口的過渡要求又豐富洞口的形象。
洞口兩側的邊坡取消原結構設計的硬質擋墻處理,放坡進行園林綠化藝術處理,減少硬質擋墻的生硬感,顯得自然生態(tài)。山影、山石、流水、跌泉共組一副優(yōu)美的畫卷。
2.3 洞內景觀設計
洞內景觀由洞頂涂裝、洞壁裝飾、照明、檢修道鋪裝等構成,由于隧道內不設人行道,故主要考慮動視點景觀效果。
洞頂涂裝方案1:將隧道頂部涂裝成黑色(防火涂料),既避免了今后汽車尾氣污染,視覺效果上又宛如夜晚的天空,空曠而無壓抑感;方案2:將隧道頂部照亮并涂裝成藍天白云狀,宛如洞外。后考慮到隧道較長、汽車尾氣污染問題,采用方案1;兩側壁考慮到消除噪音、美觀及便于今后保潔維護,設計了便于清洗的消音板或裝飾鋁塑板,顏色為淺色,美觀實用;檢修道鋪裝為淺灰色花崗巖;洞內照明考慮到便于今后維護,設計在兩側,條狀布置。整個隧道色彩明快、和諧、統(tǒng)一,造型簡潔、美觀,獨具特色。
2.4 南北接線綠化、照明景觀
接線綠化分為道路內綠化帶和道路外側兩邊各 20米寬綠化帶。北接線靠近市區(qū),道路內側分帶和人行道栽植小葉香樟、盆架子、細葉欖仁等常綠闊葉喬木;中分帶4米寬,方案1:栽植整形垂葉榕、黃心梅、福建茶和美女櫻、地被圖案,方案2:片植整形市花三角梅和小葉矮種紫薇。南接線臨近大海,側分帶和人行道樹種為小葉香樟、紅千層;中分帶6米寬,以高桿棕櫚科植物(大王椰子、皇后葵、華棕)密植為主,搭配三角梅花籬及地被龍船花等花卉,體現(xiàn)濱海風格。南北接線道路外側20米寬綠化帶設計采用自然手法,不規(guī)則布置,以生態(tài)形式種植,成片種植突出大效果。喬、灌木和地被結合,高低錯落有致,層次豐富。速生樹種和緩生樹種搭配,既考慮近期效果,又考慮長遠景觀,同時創(chuàng)造局部生態(tài)環(huán)境。北接線主要植物品種為小葉榕、菩提、盆架子、細葉欖、雞冠刺桐、鳳凰木、竹子、紫薇、黃金榕、紅絨球、扶桑、黃心梅,考慮季相、色相變化,不種植棕櫚科植物。南接線臨海,選用抗風、耐旱、耐鹽堿的品種,主要品種為小葉榕、菩提、南洋杉、大葉榕、細葉欖仁、巨尾桉、垂葉榕、夾竹桃、龍舌蘭、扶桑、軟枝黃蟬、迎春、花葉鵝掌柴、美女櫻,同時種植部分海棗、大王椰子、華棕等棕櫚科植物,與中分帶呼應。南北接線綠化風格既統(tǒng)一又有變化。
路燈是道路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考慮其照度效果,還要考慮燈桿、燈具造型及色彩,使其成為道路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南北接線路燈形式統(tǒng)一,顏色為黑白結合,造型簡潔、別致、與道路和諧、統(tǒng)一。
3、結束語
隧道是城市交通的一種重要形式,以往隧道只考慮其交通構造功能,而不注重景觀建設。目前為止,沒有較系統(tǒng)的隧道景觀設計,相關論文少見,隧道景觀建設的標準、造價都沒有規(guī)范。本文以云頂隧道景觀設計為例,從某種角度較全面地闡述了城市隧道景觀設計的相關理念和構成。云頂隧道景觀設計方案經多次專家評審和修改,已獲得建設單位和城市規(guī)劃主管部門的基本認可,施工圖亦已完成,即將進入工程實施階段。建設單位廈門市公路局和相關主管部門對云頂隧道景觀建設極為重視,作為景觀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和城市規(guī)劃主管部門的基本認可,施工圖亦已完成,即將進入工程實施階段。建設單位廈門市公路局和相關主管部門對云頂隧道景觀建設極為重視,作為景觀設計單位,我中心將在下一步的工程實施過程中緊密配合,使設計意圖和理念能夠較完整的體現(xiàn),將云頂隧道建設成為廈門市的一個景觀。本文只是以一實例論述隧道景觀設計,未能深入探討隧道景觀設計的理論,因此,作為景觀設計者,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介紹引起人們對隧道景觀建設的重視并深入研究,以提高城市隧道建設水準。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