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5 13:4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在尊重和充分理解前期的規(guī)劃意圖基礎上,注重歷史元素的提煉,充分挖掘當地本土文化特性,將當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湖濱公園的建設中,創(chuàng)造出富有本土文化內涵的城市景觀。
引言
星子縣北倚世界文化名山——廬山,南瀕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這里有“廬山之美在山南”的秀峰,鬼斧神工的觀音橋,道教圣地的太乙村,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等八大景區(qū),八十多個景點,四百多處景觀沿廬山南麓連成一片。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僧人道徒曾來此尋幽探勝,或吟詠盤恒。 星子還是著名浪漫詩人和理想主義者陶淵明的故里。秀美的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使這座千年古邑成為江南名城中的一朵奇葩。
1、工程概況
根據《星子縣舊城改造(湖濱大道——冰玉南路)詳細規(guī)劃》要求,整個湖濱公園是由冰玉澗路、理想大道及紫陽路等圍合起來的區(qū)域,其中主景觀是五柳廣場,它位于星子縣城中心黃金地段,東接冰玉南路,西連理想大道,北系紫陽路,南臨鄱陽湖。用地呈帶狀,總面積約3.4hm2。五柳廣場的建成將構成星子縣政治、文化、觀光旅游的休閑中心,屬星子縣城重大建設工程項目。
2、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構思與理念
歷史是現實的凝固,現實是流動的歷史[1].近年來,許多城市在創(chuàng)造良好景觀的同時,使城市景觀具有地域文化背景,讓當地居民產生文化認同感,同時也使外地游客領略到地域文化特有的風采。通過對當地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的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后,筆者認為,五柳廣場不僅流淌和承載著星子縣千余年來的文化歷史,而且還要展示星子縣未來的旅游觀光文化名城的雄風。因此,五柳廣場的環(huán)境景觀設計構思中應表達如下的理念:
2.1 分體現延續(xù)設計思想
星子縣號稱“中國石材之鄉(xiāng)”,近年來的經濟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階段,政府在考慮經濟轉型的基礎上規(guī)劃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大思路,而本次湖濱公園的建設正是其中一個部分。湖濱公園的實施不僅可以帶動和提高縣城的知名度,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資源。同時也能激發(fā)市民的自豪感,陶冶人們的情操。筆者充分理解前期詳細規(guī)劃和旅游規(guī)劃意圖,并使其在景觀設計中得以延續(xù)與強化。
2.2 充分體現地區(qū)性文化特征
俗云“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地域自然條件構成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地區(qū)性是城市文化的基本屬性之一,城市文化生長于不同的地區(qū)和環(huán)境中,它是人們根據地區(qū)特征,將影響城市文化發(fā)展的最具有活力的要素,進行最佳組合的結果,是人們深思熟慮的愿望和意圖的體現,著眼于地區(qū)特色,創(chuàng)造城市文化,是對城市文化高層次的追求,也是在不斷增長的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對壓倒一切的趨同性的壓力,城市個性的覺醒[2].場所塑造最重要的任務是提煉文化的精髓,使場所具備獨一無二的氣質與氛圍。星子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來名人輩出。這些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積淀,為設計者提供了豐厚的創(chuàng)作素材。通過對這些渾厚的歷史積淀的升華與提煉,設計者認為塑造五柳廣場最能體現詩人故里的特征,從而創(chuàng)造出富有時代感的文化旅游特色場景。
場所精神歸納:
詩人陶淵明之故里——星子。
名山—廬山;名湖—鄱陽湖。
名人——王羲之、李白、蘇軾、周敦頤、朱熹、康有為、周恩來等駐足于這畫山秀水之間,寄情山水,樂而忘返,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詩篇。
名城—千年古邑。
桃花城—對《桃花源記》的解讀,菊花鄉(xiāng)—“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詩境。
星子的外灘—對“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設計回歸。
2.3 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指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這個思想既不存在人對自然的征服,也不存在自然對人的主宰,人和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天人合一”思想不僅表達了古人對自然的態(tài)度,且從根本上成就了中國古代的文化精神?[3] 。在本設計中,筆者追求人文思想在自然中的激活,追求傳統文化與自然景觀的融合,最終達到在環(huán)境景觀設計中的文化表達。
五柳廣場屬湖濱公園主景觀范疇,浩淼鄱陽湖,古堤遺址,冰玉澗均在其中;趯ι鲜鰣鏊竦某浞终J識和理解,公園規(guī)劃設計為 “一心、兩層、八景”的空間脈絡架構。
“一心”:指位于本公園的核心廣場——五柳廣場。五柳廣場構成本設計方案的主景,成為統領全園的靈魂。
“兩層”:指防洪大堤(菊堤)堤上與堤下兩個層面。
“八景”:指湖濱公園八個主要景觀節(jié)點。即起景——理想大道, 過渡——荷田?棧橋, 高潮——五柳廣場、桃花溪、菊堤、陽光沙灘?古堤遺韻, 余景——彩虹天地, 結景冰玉澗。
3、景觀設計的文化表達
如同傳統的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汁,與旅游組織安排,現代景觀與旅游規(guī)劃設汁,其基本的追求仍然是為游人創(chuàng)造時間與空間的差異、文化與歷史的的新奇、生理與心理的滿足。[4]以此為出發(fā)點,筆者認為將以上層面的內容,通過文化整合并結合景觀設計結合可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
3.1 理想大道
理想大道的綠化為一板二帶式結構,即人行道綠化帶、非機動車輛與機動車輛隔離帶。人行道綠化帶選用常綠樹種香樟、隔離帶地形作坡向處理,樹種選用碧桃、石楠、紅花酢漿草、麗盆草,整個植物搭配喬、灌、草層次分明,線條自由流暢。營造出一條富有特色和時代感的大道,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無聲無息的敘述著詩人的故事?焖俚能嚨,灼灼其華的碧桃,優(yōu)美的線條,將游人帶入一個理想的世界。
3.2 荷田,棧橋
利用原有的排澇站改建成一個面積約為2714m2的荷花觀賞區(qū),使其功能性與藝術性完美結合。池邊駁岸采用對比的手法創(chuàng)造景觀特色:曲與直、規(guī)則的幾何線條式石駁岸與自由流暢的生態(tài)式駁岸在這里形成了愉悅的對話。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湖水、潔白的卵石、純潔的荷花、優(yōu)美的親水親荷棧橋與城中的愛蓮池交相輝映,再現“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的風韻。
3.3 五柳廣場
3.3.1 五柳廣場的空間環(huán)境
五柳廣場位于整個公園的中心位置,由理想大道、荷田?棧橋、桃花溪、菊堤圍合而成。平面呈斜式梯形,設計以陶淵明人物雕塑為主。根據地勢特征,主體廣場設計為下沉式。廣場北面與理想大道相接,由景觀石球、漢白玉雕塑小品(刻錄陶淵明著名的《桃花源記》)構成廣場的主入口,通過對地形的高差處理,并通過地面鋪裝石材的變化與高大樹木共同形成網絡空間。廣場中心設有陶淵明人物雕塑一座,其周邊種有五棵大柳樹,并與《五柳先生傳》漢白玉雕塑小品共同形成一個圓形。廣場南面設有兩組現代旱噴泉,通過石刻的方式在其四周精選布置了陶淵明著名的七首詩:《桃花源記》、《歸去來辭》、《飲酒詩五》、《飲酒詩七》、《歸園田居一》、《歸園田居三》、《五柳先生傳》。
3.3.2 五柳廣場的精神特質
星子這塊鐘靈毓秀的地方,是詩的國度,是理想的圣地,是詩人陶淵明的故里。陶淵明自稱為五柳先生,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而且還是一位理想園林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園林思想早已跨越時空影響到江南文人園林及北京的皇家園林,如揚州的容膝園、北京頤和園中乾隆親題的“庭柯”等分別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及《停云并序》其四中的“翩翩飛鳥,息我庭柯”。同樣現代園林也能見到這位詩人當年勾畫出的理想園林。 全國營造“桃花源”景點也不下十幾處,可見一篇《桃花源記》對后人的影響。“展示生態(tài)美,創(chuàng)造文化園林城市,追求理想家園”是當今城市發(fā)展的主流,這也正是偉大詩人千余年前所描繪的美景。五柳廣場用現代園林的造園手法,充分展示詩人故里的新形象,并讓市民和游人在這里充分接受濃濃詩意的熏陶。而詩和園林也正是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百姓向往的理想境界。網絡化的空間、下沉式廣場、南邊的菊堤在這里共同構成一個“采菊、社戲、網絡時代”的藝術境界。
3.3.3 五柳廣場的環(huán)境綠化
廣場綠化遵循生態(tài)原理。喬、灌、花、草等植物與鋪裝有機結合,形成林下網絡空間景觀效果。廣場種植的植物主要有:雪松、白玉蘭、廣玉蘭、銀杏、金桂、竹子以及柳樹、時令花卉等,設計者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斑斕、冬景蒼翠的四季美景。
3.4 桃花溪
在廣場的東邊,種植一片碧桃,集全國最優(yōu)良的品種于此,引冰玉澗水流于其中,形成桃花溪,再現詩人描繪“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景象。
3.5 菊堤
從景觀的角度看堤防時,堤防有如下幾個特點:具有河流與堤內地為界的“邊界”之意;因為堤防高度和堤內地面高度的關系,堤防的頂端成為展望的場所;堤防是連續(xù)的長大型結構,給人以長大、舒適、自然和單調等印象;堤防的連續(xù)坡面為景觀上的重點所在,坡面的造型對景觀效果的影響極大[5].因此,設計將最近修建的防洪大堤改造為菊堤,并把原閘口處的房子建成紅色小木屋,與綠綠的菊堤形成鮮明的色差對比。紅木屋與菊堤是整個湖濱公園的制高點,游人在這里可以瞭望浩淼的鄱陽湖和俯瞰全園的景觀。通過燈光、鋪裝、小品等形式展示星子外灘的都市景觀,并領悟詩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真諦。
3.6 陽光沙灘,古堤遺韻
據史載,湖中的古堤為南宋朱熹所建,名叫紫陽堤。“堤長十五丈,內浚二澳,可容千艘”[6].該處是一飽含歷史情感的空間,在這里可以觀日落、思古人、賞美景、看江水。感嘆前水復后水,古今相繼流,心潮如江水般澎湃。目前,該堤已于1984年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保護性地開發(fā)把古堤遺韻與陽光沙灘形成一個整體,遺韻與現代時尚在這里交織,別有一番風味。
3.7 彩虹天地
該景點主要是讓兒童在玩耍中能學到相關知識。因此設計時用彩虹地面追求動態(tài)景觀,模擬植物生長動態(tài)過程,設計從含苞待放到花開綻放的系列荷花硬質景觀圖案,展示花季年華的青春活力。
3.8 冰玉澗
據《星子縣志》載:“城東部有溪逶迤穿越城區(qū),入鄱陽湖,溪名冰玉澗。宋劉凝之曾隱居其旁,蘇軾曾贊劉'冰清玉潔',溪故以此得名。”設計運用這一典故,在冰玉澗路中間修復這一歷史古跡,用垂柳、迎春等植物以及生態(tài)駁岸、小橋流水、讀書臺雕塑小品,創(chuàng)造出一條既具有歷史古韻又充滿現代氣息的都市大道。
4、種植規(guī)劃
城市園林綠地屬于人工生態(tài)系統,其主體是自然生態(tài)群落或模擬自然生物群落。根據生態(tài)學上“種類多樣性導致群落多樣性”的原理[7],城市穩(wěn)定、協調發(fā)展,維持城市的生態(tài)平衡,就必須充實園林的多樣性。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掌握適地、適樹的原則,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營造明快通透的氛圍,反映時代特色,搭配時掌握常綠、落葉樹種的合理配比,喬灌花、喬灌草的合理布置,注重季相的變化,營造出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環(huán)境景觀。這樣不僅兼具意境及生活情趣,而且充分考慮到星子縣的氣候特點和土壤條件,以現有的濕地松植物群落為大背景,根據具體的現狀和功能分區(qū)的要求,通過補充和完善,逐步改造現有單一的植物群落,通過不同植物的搭配,取其合適的氣候來配合環(huán)境造景,形成植物生態(tài)的多樣性和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觀。
5、結語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體表現,現代化帶來了城市文化創(chuàng)新的契機,現代化過程中的城市規(guī)劃,應把城市看作一種文化存在,以自然為底蘊,理性地對待科學技術,使城市不僅成為人們生息的場所,而且是精神的家園”[7].因此,筆者在充分了解星子縣城地方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通過湖濱公園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再現了詩人故里的風采,設計不僅體現出良好的視覺效果,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同時,還體現當地城市的文化與精神特征,充分展示綠色生態(tài)的效果,創(chuàng)造出符合現代美學和場所精神特征的優(yōu)美旅游休閑空間。
參考文獻:
[1] 李敏。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guī)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2.62
[2] 鄭孝燮。我國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問題八則[J].城市規(guī)劃,1994,(6):11-14
[3] 沙潤。中國傳統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觀及其淵源[J].人文地理,1997,12(3):25-27
[4] 劉濱誼。人造生態(tài)景觀與旅游策劃規(guī)劃設計:安徽南艷湖圖集[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前言
[5] 孫逸增譯。濱水景觀設計[M].日本土木學會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2002.74
[6] 姜南星。星子縣志[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7-454
[7] 袁興中,劉紅。城市生態(tài)園林與生物多樣性保護[J].生態(tài)學雜志,1994,(4):71-74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