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水利實務高頻考點:基坑排水技術
【考頻指數(shù)】★★★
【考點精講】
一、排水量的組成及計算
1.初期排水總量應按圍堰閉氣后的基坑積水量、抽水過程中圍堰及地基滲水量、堰身及基坑覆蓋層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等組成計算。其中可能的降水量可采用抽水時段的多年日平均降水量計算。
2.經(jīng)常性排水應分別計算圍堰和地基在設計水頭的滲流量、覆蓋層中的含水量、排水時降水量及施工棄水量。其中降水量按抽水時段最大日降水量在當天抽干計算;施工棄水量與降水量不應疊加。基坑滲水量可分析圍堰形式、防滲方式、堰基情況、地質(zhì)資料可靠程度、滲流水頭等因素適當擴大。
3.初期排水流量一般可根據(jù)地質(zhì)情況、工程等級、工期長短及施工條件等因素,參考實際工程經(jīng)驗,按下列公式確定。
Q=ηV/T
式中Q—初期排水流量(m3/s);
V—基坑的積水體積(m3);
T—初期排水時間(s);
η—經(jīng)驗系數(shù),主要與圍堰種類、防滲措施、地基情況、排水時間等因素有關,一般取η=3~6。當覆蓋層較厚,滲透系數(shù)較大時取上限。
二、水位降落速度及排水時間
1.為了避免基坑邊坡因滲透壓力過大,造成邊坡失穩(wěn)產(chǎn)生塌坡事故,在確定基坑初期抽水強度時,應根據(jù)不同圍堰形式對滲透穩(wěn)定的要求確定基坑水位下降速度。
2.對于土質(zhì)圍堰或覆蓋層邊坡,其基坑水位下降速度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nèi)。開始排水降速以0.5~0.8m/d為宜,接近排干時可允許達1.0~1.5m/d。其他形式圍堰,基坑水位降速一般不是控制因素。
3.對于有防滲墻的土石過水圍堰和混凝土圍堰,如河槽退水較快,而水泵降低基坑水位不能適應時,其反向水壓力差有可能造成圍堰破壞,應經(jīng)過技術經(jīng)濟論證后,決定是否需要設置退水閘或逆止閥。
4.排水時間的確定,應考慮基坑工期的緊迫程度、基坑水位允許下降的速度、各期抽水設備及相應用電負荷的均勻性等因素,進行比較后選定。一般情況下,大型基坑可采用5~7d,中型基坑可采用3~5d。
報考指南
報 名 時 間
預計6月開始
大綱 / 教材
預計1月公布
準考證打印
考前10日至一周內(nèi)
考 試 時 間
預計9月初
考 試 成 績
考試結束后3個月左右
合格證領取
考后3個月起
閱讀排行
關注更多
立即掃碼添加學習顧問
報考指導
考情速遞
備考計劃
幫你選課